高谈雄辩,侃侃语吾道真理;舌灿莲花,滔滔论见地万千。论才无碍,乾坤未定,且看西政英杰逐鹿赛场。
经过初赛,复赛的激烈角逐,西南政法大学“青年政在说”演讲训赛营第一期暨经济法学院“党史学习我先行”演讲比赛决赛于2021年6月2日晚7点在图书馆岭南厅成功举办。本次辩论赛由中共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委员会主办,共青团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委员会承办,旨在庆祝建党百年,引领广大青年在党史学习中明礼、增信、崇德、力行。两支战队的指导老师王小海和海风,西南政法大学团委副书记颜娟老师,校辩论队主教练景轶,以及经济法学院党委副书记代莉平担任评委。经济法学院团委书记黄玥、辅导员王萌、李珊珊出席比赛。此外,比赛还吸引了来自全校各个学院共计180余名同学到场观看。
赛前,两支队伍在各自的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为大家献上了独具特色的暖场表演,王小海老师战队“西政人爱学习党史”的口号声铿锵有力;海风老师带领的“风之少年”意气风发,给现场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一轮的指定主题演讲的题目是“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选手们将亲身经历与社会现象相结合,表达了自己争做时代青年、感受百年梦圆的独到见解与爱国热情。王昭强同学从当代青年中丧文化盛行的现象入手,指出当下青年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担负起时代责任;徐尉同学则以自己摔跤做引,激扬陈词奋斗与盛世的联系;新疆姑娘努尔非亚·乌斯曼分享了自己为青春疯狂一把的经历,她用富有感染力的演讲告诉观众们,青春就是应该不断试错,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第一轮演讲环节过后,观众投票选出了最具人气奖选手,六位晋级选手抽取了第二轮即兴演讲的题目,题目包括《我为什么要参加演讲比赛》《面对内卷》《心中有爱》。
经过短时间的准备,六位选手依次上台,围绕自己抽取的题目展开演讲,一语一句无不彰显了青春力量,展现了青年的魅力和风采。煮酒话古今,张弛论天下,比赛在选手精彩的演讲中中迎来高潮。
全部选手展示完毕后,海风老师和王小海老师对选手们的整体表现做出了点评。他们一方面指出“同学们的演讲应该更具逻辑性,方便记忆与表达”,同时也认可了参赛选手的进步与成长,认为选手们“比起复赛有了很大的进步,带来惊喜与期待”,在对同学们的表现提出针对性建议的同时,高度评价了选手们努力的成果。经过评委的专业打分,比赛最终决出了一 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奖四名以及最具人气奖。
本次演讲比赛采取了全新的赛制,在初赛、复赛、决赛三轮常规晋级赛的基础上增加了组成战队,评委线下线上指导相结合的全新环节。在赛后采访当中,每位选手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这一路从初赛、复赛到决赛以来的收获。
努尔非亚·乌斯曼同学提到自己最大的收获便是王小海老师的指导,“不管是每次比赛的点评还是我们战队的备赛过程,小海老师都非常认真,遇到如此良师,是本次比赛最大的收获”。于小渊同学也提到“此次比赛中,我学到了临危不乱的能力和组织演讲稿的时候如何抓住观众的眼球。同时我也在战队伙伴的互帮互助中学到了团队合作的能力”。
在这次比赛中,有几位选手几乎是第一次站在舞台上演讲,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在复赛中无法完整的表述自己的观点。但在决赛的赛场,他们均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较高的演讲水平,体现了积极向上,勇于争先的进取精神。
这些选手巨大的进步,除了自身夜以继日的努力外,老师们的指导也至关重要。
“海风老师对我们的培训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他带我们一起参观了重庆广电集团。线下指导时,老师为我们准备了六一的零食大礼包,还带我们参观了他的直播间(有合照图片)。在给我们培训的时候,他认真看过我们每个人的稿子后,一一指出我们有待改进的部分,耐心且毫无保留的为我们解答。”于小渊同学在被问及海风老师给予的帮助时如是说道;
“王小海老师在我每一次演讲时都细心记录我的不足,并在之后一一为我指出。遇见您,是我演讲路上的一大荣幸。因为有您,我的演讲更加精彩,西政人的课堂更加丰富充实!”徐尉在赛后采访中表达了对王小海老师深深的感谢。
本次大赛独特的导师战队赛制促成了双赢的结局,正如努尔非亚·乌斯曼选手说的那样“通过促成战队的方式,增加了比赛的趣味性,加强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让我们从两位优秀的老师那里学到很多。”
传承红色基因,喜迎百年华诞。慷慨激昂的演讲比赛在一片喝彩声中谢幕。一言之论,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演讲之根在于理,在乎个人之魄力,团队之精神。选手们释放的是思考与表达的魅力,观众们收获的是语言和氛围的惊艳。激浊扬清,思辨青春,风云乍起,妙语连珠。比赛虽已落幕,但西政青年对前路的思考永不停歇。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回兴街道宝圣大道301号 邮编:401120
版权所有: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Copyright 2010-2020 www.swupl.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