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吴太轩,女,汉族,重庆开县人,经济法学博士,法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重庆市第二届社会科学专家库成员,中国银行法研究会理事,中国商业法研究会理事,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访问学者。曾任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院长、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五分院侦察监督副处长。
近几年,在《法学评论》《法学论坛》《经济法论坛》等刊物上发表论文70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3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主持省部级课题近10项,参与省级课题十多项。出版了《技术标准化的反垄断法规制》《互联网即时通信工具规制法律问题研究》《互联网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法律规制的实证研究》《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法制研究》《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司法规制实证研究》《互联网市场限制竞争行为法律规制研究》等六本专著。其中《技术标准化的反垄断法规制》获得重庆市第8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专著类三等奖。
二、近五年主要科研成果
(一)专著
1. 《技术标准化的反垄断法规制》,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2.《互联网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法律规制的实证研究》,法律出版社2019年版。
3.《互联网即时通讯工具规制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19年版。
4.《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法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
5.《互联网不正当竞争司法规制实证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6.《互联网市场限制竞争行为法律规制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
(二)论文(2012年以后)
1.“网络竞争场景下视频广告过滤行为认定反思及理路重构——基于42例司法判决的文本分析”,《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
2.“互联网企业搭售行为的违法性认定研究——从反垄断法的视角”,《经济法论坛》2014年总第12卷。
3.“技术标准化中的专利权滥用及其反垄断法规制”,《法学论坛》2013年第1期。
4.“技术标准化的反垄断法规制研究”,《法学评论》2013年第3期。
5.“行业协会标准化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经济法论坛》2010年总第8卷。
6.“明确互联网领域商业诋毁法律责任 杜绝‘裁判兼选手’式不正当竞争”,《人民政协报》2015年1月27日。
7.“面对技术标准化限制竞争浪潮 中国反垄断法应有所作为”,《人民政协报》2012年7月9日。
8.“电信业健康发展既需要慈母也需要严父”,《人民政协报》2012年8月27日。
9.“‘3Q大战’一审判决的新思路”,《法制日报》2013年4月1日。
10.“‘3Q大战’一审判决的启示——提高反垄断执法效率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人民政协报》2013年4月8日。
11.“证券基金持有人:法律性质与权益保护”,《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6月19日。
12.“实现我国财政教育投资公平分配的财税法思考”,《经济法论坛》2013年总第10卷。
13.“我国农地流转的法律障碍及其对策”,《经济法论坛》2012年部第9卷。
14.“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刍议”,《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15.“高校教师PK上课的利弊分析”,《重庆与世界》2012年第8期。
16.“试谈法律人才的分类培养模式”,《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研究》,法律出版社2012年4月。
17.“学分制下选课对授课教师的影响及对策”,载《法经济学:竞争法与法学教育》,法律出版社2012年4月。
18.“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困境及其解决路径”,《互联网与民间融资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14年9月。
19.“论农业行业协会的反垄断法适用”,《经济法论坛》2011年总第8卷。
20.“依法规范互联网竞争秩序”,《人民政协报》2015年4月28日。
21. “健全网络平台法律监管促进电商行业健康发展”,《人民政协报》2015年2月10日。
22.“互联网购物领域商业诋毁行为及其法律规制研究”,《竞争政策研究》2015年第1期。
23.“重庆市劳动密集型企业一线职工薪酬现状及其对策的研究——从实证的视角出发”,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5年第8期。
24. “明确互联网领域商业诋毁法律责任 杜绝‘裁判兼选手’式不正当竞争”,《人民政协报》2015年1月27日。
25. “互联网新型不正当竞争案件审理中商业道德的认定规则研究”,载《现代财经》2016年第1期。
26. “电视节目模式的法律性质须明晰”,载《法制日报》2016年7月30日。
27. “强化打车软件平台审核义务刻不容缓”,《人民政协报》2016年6月21日。
28.“强化个人信息保护力度刻不容缓”,《人民政协报》2016年9月13日。
29.“加强反垄断监管 让医疗产品更‘健康’”,《人民政协报》2016年12月27日。
30.“互联网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损害赔偿责任研究”,《经济法论坛》2016年总第17卷。
31.“标准必要专利权人滥用禁令请示权的反垄断法规制》,《竞争政策研究》2017年第3期。
32.“健全行业协会制度 促进新型政商关系构建”,《人民政协报》2017年7月25日。
33.“大数据时代我国立法应引入‘被遗忘权’”,《人民政协报》2017年8月22。
34.“互联网不正当竞争案件酌定赔偿考量因素的实证研究——以312份法院判决为样本”,《经济法论坛》2017年总第18卷。
35.“互联网新型不正当竞争案件中的竞争关系认定研究”,《经济法论坛》2017年总第19卷。
36.“互联网新型不正当竞争案件诉前禁令制度的适用研究——以162份司法文书为视角”,《竞争政策研究》2017年第7期。
37.“环保税平稳落地需多方协同”,《法制日报》2018年1月12日。
38.“健全客运运营监管机制 为乘客安全保驾护航”,《人民政协报》2018年1月15日。
39.“电商扶贫问题的软法治理研究”,《理论与改革》2018年第3期。
40.“加快构建配套机制确保电子商务法顺利实施”,《人民政协报》2018年9月18。
41.“共享经济产业相关市场的界定”,《人民法院报》2018年12月19日,第007版。
42.“快递业“绿色革命”需各方协同作战”,《人民政协报》2019年5月21日,第012版。
43.“数字音乐版权独家授权协议的反垄断法分析”,《竞争政策研究》2019年第4期。
44.“大数据时代,如何应对算法合谋带来的执法挑战”,《检察日报》2019年8月10日003版。
45.“人工智能时代如何规制算法歧视”,载《人民法院报》2019年11月15日。
46.“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的经济法激励”,载《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
47.“借力公益诉讼维护个人信息安全”,载《检察日报》2019年12月15日。
48.“大数据时代“过度记忆”的对策研究——被遗忘权的本土化思考”,载《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
49.“论政府数据开放的法治化”,载《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
50.“数字经济时代个人信息的公法保护——兼论公私法保护之耦合”,载《理论导刊》2020年第3期。
51.“论电子游戏直播画面的作品属性及使用性质”,载《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
52.“我国反不正当竞争地方立法的完善”,载《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
53.“试论汽车消费者知情权保护”,载《行政与法》2020年第4期。
54.“互联网即时通讯领域谣言法律规制问题及破解”,载《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
55.“数字音乐平台拒绝转授独家音乐版权的反垄断法分析”,载《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
56.“论在先登记企业字号构成在先权利的竞争因素”,载《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
57.“如何保障直播带货中消费者的权益”,载《人民政协报》2020年8月18日,第12版。
58.“加强老年直播管理 保护老年人权益”,载《人民政协报》2020年10月13日。
59.“商业秘密证据规则的解释与完善”,载《人民法院报》2020年10月1日。
60.“利益衡量视角下互联网竞争行为的正当性认定研究”,载《时代法学》2020年第4期。
61.“技术中立:互联网新型不正当竞争案件中抗辩事由的证成与适用”,载《科技管理研究》2020年总第20期。
62.“电商平台二选一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兼论滥用相对优势地位理论的适用不足”,载《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
63.“算法默示合谋反垄断规制困境及其对策”,载《竞争政策研究》2020年第6期。
64.“《电子商务法》规制电商平台二选一行为的不足与解决”,载《竞争政策研究》2021年第1期。
65.“制度嵌入与文化嵌入:信用激励机制构建的新思路”,载《征信》2021年第3期。
66.“电商平台排他性协议的《反垄断法》规制”,载《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
67.“数据不正当竞争行为正当性认定研究——基于对66份司法判决的分析”,载《科技与法律》2021年第5期。
68.“我国相对优势地位制度的缘起、现状及展望——兼评《电子商务法》第35条”,载《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
69.“滥用标准必要专利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困境及其对策”,载《电子知识产权》2021年第5期。
三、主持的课题
1. 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互联网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法律规制的实证研究》。
2.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互联网商业模式的竞争法保障研究》
3.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互联网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疑难问题研究》
4. 2015年重庆市发改委重大项目:《重庆中介组织监管制度改革研究》。
5. 2014年中国法学会课题:《互联网对反垄断实施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6. 2012年重庆市教委重点课题:《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法制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7. 2010年中国法学会课题:《技术标准化的反垄断法规制研究》。
8. 2010年西南政法大学人文社科课题:《专利并入标准所引致的反垄断法问题研究》。
9. 2014年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教改课题:《问题导向的硕士研究生实习改革试点研究》。
10.2014年重庆市一中院委托课题:《关于互联网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法律规制问题的调研》
11.2017年西南政法大学十九大专项课题:《互联网产业创新驱动战略的竞争法制保障研究》
12.2017年重庆市发改委重大决策咨询项目:《重庆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法律风险研究》
13. 2016年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项目:《互联网即时通讯工具规制法律问题研究》
14.2014年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互联网领域的反垄断执法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四、所获的主要奖励
1.2014年:重庆市政府第八届社会科学成果专著类三等奖
2.2010年:重庆市渝北区民盟区委先进盟员
3.2012年:重庆市渝北区民盟区委先进盟员
4.2013年:重庆市渝北区优秀盟务干部
5.2016年:中国法学会青年法学论坛二等奖
6. 2017年:重庆市渝北区优秀盟务干部、重庆市民盟参政议政先进个人
7.2018年:参政议政先进个人,民盟渝北区委
8.2019年:重庆市渝北区民盟参政议政先进个人
9.2021年:重庆市民盟市委参政议政突出贡献奖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回兴街道宝圣大道301号 邮编:401120
版权所有: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Copyright 2010-2020 www.swupl.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