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首页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现任领导 科室设置
  • 学院新闻
  • 通知公告
  • 党建工作
    组织机构 党建动态 创先争优 党员发展 全国高校党建标杆院系专题
  • 师资队伍
    建设情况概述 专任教师个人简介
  • 教学工作
    本科教学 研究生教学
  • 科研与学科建设
    学科概况 科研活动 科研成果 科研基地 学术刊物
  • 学生工作
    团学活动 日常管理 实习就业
  • 中外合作办学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论坛》征稿启事

  《经济法论坛》(以下简称《论坛》)系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科为推动经济法学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加强经济法学界的学术交流,编辑出版的连续性论文集。《论坛》设置的栏目主要有“基础理论”“市场主体法”“市场规制法”“财税金融法”“社会法”“农村法治”“人才培养”等,每卷还将根据组稿情况设置其他栏目。自2013年起每年推出2卷,由法律出版社出版。自第1卷于2003年出版以来,引起了经济法学界的广泛关注。《论坛》的组稿事宜如下,欢迎国内外专家不吝赐稿!

  一、向《论坛》所投稿件,应属于经济法领域或与经济法相关的作品,且未曾公开发表或主体部分未曾公开发表。论文体裁不限,论文、译文、调研报告、学术随笔等均可。译文请自行解决版权。稿件篇幅一般不超过1.5万字。

  二、稿件电子排版,文档存为word 97-2003格式。

  三、来稿一经采用,即赠送样书1本。

  四、自2020年1月起,本刊启用中国知网稿件采编系统(http://jjfl.chinajournal.net.cn)。请注册后投稿。投稿时,请分别上传2份文档:原文、盲审稿。未按规定上传稿件者,审稿期将延长或退回重新投稿!

  五、请作者参考本刊最新刊登的论文样式编辑稿件,包括中英文标题、目次、正文、脚注等的编排。

  六、《论坛》的注释,按以下要求执行:

  (一)采用脚注,每页重新编号,注码放在标点之后,注码号为“①”。不在文末列参考文献。

  (二)外文注释依各文种注释习惯。外文原注释中的评论性或说明性文字,请译为中文。

  (三)非引用原文者,注释前加“参见”。

  (四)引用资料非来自原始出处者,请注明“转引自”。

  (五)注释体例列举:

  1.著作类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8-29页。

  ② 刘星:《法律的隐喻》,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0页。

  2.论文类

  ① 王家福、刘海年、李步云:《论法制改革》,载《法学研究》1989年第2期。

  3.文集类

  ① 岳彩申、李永成:《中国经济法学三十年发展报告》,载李昌麒主编:《经济法论坛(第7卷)》,群众出版社2010年版,第13-36页。

  4.译著类

  [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59页。

  5.报纸类

  ① 王启东:《法制与法治》,载《法制日报》1989年3月2日,第A1版。

  ② 佚名:《高新技术助纳粹德国为虐 IBM沾满犹太人鲜血》,载《北京晨报》2001年2月13日,第A1版。

  6.古籍类

  ① 《宋会要辑·食货》卷三。

  7.辞书类

  ①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239页。

  8.有主编的教材和著作类

  ① 李昌麒主编:《经济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页。

  9.网络文献类

  苏力:《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法制问题》,载北大法律信息网文献库:

  htttp://chinalawinfo.com/fzdt/xmnr.asp?id="11223.,最后访问日期:2009年1月5日。

  七、本刊已加入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作者向本刊投稿,即默认同意将作品的知识产权给予编辑部,并允许编辑部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签约平台使用。

  八、联系方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宝圣大道301号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论坛》编辑部

  邮编:401120

  电话:023-67258925

  邮箱:jingjifaluntan@163.com(联络咨询用)

  

  《经济法论坛》编辑部

 

学科概况
科研活动
科研成果
科研基地
学术刊物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回兴街道宝圣大道301号  邮编:401120

版权所有: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Copyright 2010-2020 www.swupl.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