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部门法促进——第十三届中国农村法治论坛在渝举行

现场人员合影
(来源:中国农村经济法制创新研究中心)

线下会议现场
(来源:中国农村经济法制创新研究中心)

线上会议截图
(来源:中国农村经济法制创新研究中心)
2022年7月9日,由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经济法学科、中国农村经济法制创新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农村法治论坛”顺利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乡村振兴的部门法促进”,共征集到学术论文63篇。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开大学、广州大学、深圳大学、华南农业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市社科院、南京师范大学、长治学院等近40家高校及实务部门的100余名专家、学者、硕博研究生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加此次论坛。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岳彩申教授、经济法学院院长卢代富教授等出席会议并致辞。开幕式由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科召集人盛学军教授主持。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科召集人盛学军教授主持
(陈琦 摄)
西南政法大学岳彩申副校长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乡村振兴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尤其在农村治理、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重要的法治问题,亟需通过法治创新破解。本次论坛聚焦建设用地、要素市场、市场监管、营商环境、农产品安全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共同致力乡村振兴的法治促进。经济法学院院长卢代富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乡村振兴战略是对三农问题的时代性回应。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从法律层面看,这些目标的达成自然要依靠多个法律部门的共同努力。鉴此,本次论坛以“乡村振兴的部门法促进”作为会议主题,以期各位专家学者如切如磋。

副校长岳彩申教授致辞
(来源:中国农村经济法制创新研究中心)

经济法学院院长卢代富教授致辞
(陈琦 摄)
本次论坛分为一个主题报告和四个专题研讨(农村要素市场化发展的法治保障、乡村振兴相关立法探索、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探索)共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题报告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土地法制研究院院长陈小君教授主持。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刘俊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高圣平教授、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许明月教授、南开大学法学院陈耀东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土地法制研究院高飞教授先后作主题报告。



第二阶段由重庆大学法学院胡光志教授、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张志辽教授主持,议题为“农村要素市场化发展的法治保障”。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宋志红教授、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黄忠教授、吉林大学法学院管洪彦教授、西南大学法学院赵谦教授、西南大学法学院向超老师先后作报告,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孙鹏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李蕊教授与谈。




第三阶段由重庆大学法学院宋宗宇教授、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李国强教授共同主持,议题为“乡村振兴相关立法探索”。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王权典教授、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黄茂钦教授、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刘竞元副教授、长治学院法律与经济学系段浩副教授、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许俊伟老师先后作报告,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冯乐坤教授、兰州大学法学院李玉虎副教授与谈。




第四阶段由广州大学法学院刘云生教授、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王怀勇教授共同主持,议题为“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耿卓教授、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肖鹏教授、天津大学法学院杨雅婷副教授、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姜楠副教授、重庆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陈洁斌先后作报告,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万江教授、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姜红利副教授与谈。





第五阶段由重庆大学法学院陈晴教授、西南大学法学院赵学刚教授共同主持,议题为“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探索”。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谭贵华副教授、绍兴文理学院商学院董新辉老师、中南大学法学院夏沁老师、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吴迪老师、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王年先后作报告,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杨惠教授、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罗瑞芳副研究员与谈。




最后,本次论坛由西南政法大学中国农村经济法制创新研究中心主任肖顺武教授做会议总结,中心副主任杨青贵副教授主持。
